《论语》中的处世之道 ---市教育局道德大讲堂讲稿

《论语》——“东方的圣经”。

儒家的核心思想是“仁”。

有人说:孔子思想中,做人的最高境界是“仁”,做学问的最高境界是“乐”。

二人为“仁”。就是人与人之间,有我就有你,有你就有他。有你、我、他就组成了社会。一个人没有问题,有两个人就发生了怎样相处、怎样相爱、怎样互助等等的问题,就是“仁”。实际上“仁”就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。

处理人际关系是一门很大的学问。怎样处理关系就是处世之道。

人与人的关系主要包括:①父母;②兄弟;③朋友、同事;④上司、领导;⑤子女,等。

实现仁的途径有二:①礼、②乐。

礼——是调节纵向关系的,强调等级、秩序、差别;

乐——是调节横向关系的,强调平等、和谐。这两者缺一不可。

“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”。

“君为臣刚,父为子刚,夫为妻刚”。(董仲舒)(三纲五常;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)

基本要求:

父母——孝顺。

兄弟——弟(通悌)。兄弟姊妹的友爱。

朋友——诚、信。

上司(君)——忠。(推及对事业要尽心、一心)

子女——慈、严。

 

一、 孝顺之道

·西方:崇拜上帝。“秃头的十字架”。“老年人的坟场”。西方没有孝。英语中没有“孝”的词汇。

·孝与社会安宁、和谐的关系。

·有子曰: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鲜矣;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;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?(《论语·学而》)

·子曰:“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。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”(论语·学而》)

 

孔子心中的孝:

 

1.“无违”

孟懿子问孝。子曰:“无违。”樊迟御,子告之曰:“孟孙问孝于我,我对曰‘无违’。”樊迟曰:“何谓也?”子曰:“生,事之以礼;死,葬之以礼,祭之以礼。”(《论语·为政》)

2.“父母为唯其疾之忧”

孟武伯问孝。子曰:“父母唯其疾之忧。”(《论语·为政》)

3.“皆能有养”

子游问孝。子曰:“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。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;不敬,何以别乎?”(《论语·为政》)

4.“色难”

子夏问孝。子曰:“色难。有事弟子服其劳,有酒食先生馔,曾是以为孝乎?”(《论语·为政》)

还包括上下级、同事、师生等,都有“色难”的问题。

5.“不远游”

子曰:“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。”(《论语·里仁》)

要“常回家看看”。

乾隆即位以后,在原来的六种不孝(如匿丧不报、居丧嫁娶等)之罪中,又加了一条“忘亲”罪。什么叫“忘亲”罪?《大清律例》写得明白:“游荡他乡、远离父母,不知归养者,均属忘亲不孝之人。”

案例:原籍北京的官员明住在陕西任知县。

 

二、交友之道

君臣、父子、夫妻、兄弟、朋友——“五伦”

孔子曰:“益者三友,损者三友。友直,友谅,友多闻,益矣。友便辟,友善柔,友便佞,损矣。”(《论语·季氏》)

直:正直

谅:信实,诚信

多闻:见多识广,有学问

便(pián)辟(bì):阿谀奉承。(巴结、谄媚)

善柔:当面恭维,背后诽谤。(两面派)

便佞(nìng):花言巧语。(巧言令色)

翻译:孔子说:“有三种有益的朋友,有三种有害的朋友。同正直的人交朋友,同诚实的人交朋友,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们,这是有益的。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,同当面恭维,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,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,这是有害的。”

 

三、修身之道

1.独处

交际是一种能力,独处更是一种能力。

和自己的灵魂在一起。“独乐乐”。(明代陈眉公:①独乐乐;②与人乐乐;③)众乐乐:“此中空洞原无物,何止容卿数百人”。)

·子曰:“群居终日,言不及义,好行小慧,难矣哉!”(《论语·卫灵公》)

·子曰:“饭疏食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”(《论语·述而》)

孔子说:吃粗粮,喝白水,弯着胳膊当枕头,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。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,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。

2.自我约束

·子曰:“君子怀德,小人怀土;君子怀刑,小人怀惠。”(《论语·里仁》)

·子曰;“以约失之者鲜矣。”

·约、恕、俭、敬——“额头铭”。(对自己;对别人;对自然;对神灵)

·子贡问曰:“有一言而可终生行之者乎?”子曰;“其恕乎。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(《论语·卫灵公》)

3.以学问为快乐

·为官与书房。“几亩薄田,一望春风一望雨;数间草房,半仓农器半仓书”。(嘉庆朝,王尔烈)

·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(《论语·学而》)

·子曰;“默而知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!”(《论语·述而》)

·子在齐闻《韶》,三月不知肉味。曰:“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!”(《论语·述而》)

4.内观反思

内观、反思。改变自己,不苛求环境。成功的秘诀。

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(《论语·学而》)

·子曰:“君子病无能也,不病人之不己知也。”(《论语·卫灵公》)

·子曰:“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。”(《论语·卫灵公》)

5.敏行慎言

·生命境界不断往上提升。自强不息。

·子曰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矣。”

·子曰:“巧言令色,鲜矣仁。”(《论语·学而》)

·司马牛问仁。子曰:“仁者,其言也讱。”曰:“其言也讱,斯谓之仁已乎?”子曰:“为之难,言之得无讱乎?”(《论语·颜渊》) 

司马牛问如何为仁。孔子说:“达到了仁的境界的人,他的话不轻易说出来。”司马牛又问:“不随便说话,这就可以叫做仁吗?”孔子答道:“做起来困难,说起来能不谨慎些吗?”

四、为政之道

 

·子曰:“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,而众星共之。”(《论语·为政》)

·子张问政。子曰:“居之无倦,行之以忠。” ——《论语·颜渊》

翻译: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。孔子说:“居于官位不懈怠,执行君令要忠实。”

为政最怕①“职业怠倦”; ②三心二意。生活“碎片化”。达姆弹、散弹。

·子张学干禄。子曰;“多闻阙疑,慎言其余,则寡尤;多见阙殆,慎行其余,则寡悔。言寡尤,行寡悔,禄在其中矣。”(《论语·为政》)

·哀公问曰:“何为则民服?孔子对曰:‘举直错诸枉,则民服。举枉错诸直,则民不服。”(《论语·为政》)

 

 

  

2013522

文章详情

 

创建时间:2020-06-01 18:01